成语意思慑:恐惧。指人内心惊惧害怕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怀中履孝,道广德新,合力义亏,仁者心惊胆慑。”
成语意思碎:破裂。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成语意思见“胁肩低眉”。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
成语意思内心惊惧害怕
成语出处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
成语意思性子急,有话就说。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成语意思停止交游活动。指隐居。
成语出处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成语意思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成语出处赵朴初《片石集·前言》:“尽管‘新酒旧瓶’之讥,在所难免,但主观愿望还是想依主席‘古为今用’的方针做一点推陈出新的工作。”
成语意思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成语出处《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成语意思绘:雕绘。雕饰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成语出处《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稀句绘章,揣合低印,故王、杨为之伯。”
成语意思计:计划,计谋;战:作战。先筹划好后再战。指不打无准备的仗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划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计巧者也。”
成语意思恤:周济;忽:不重视。救济自己亲近的人,对不亲近的人就不重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成语意思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成语出处汉·陈琳《檄吴将部曲文》:“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辈。”
成语意思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成语出处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她摸黑坐着,心焦火燎地等着邻家的闺女从夜校回来帮她收拾。”
成语意思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成语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成语意思系:拴缚。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帝显德佑二年》:“祺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泣谓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谢。”
成语意思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成语出处《汉书 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成语意思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
成语出处清恽敬《读一》:“盖知者至广极大,析精剖微不可端倪者也。”
成语意思犹言杀敌致胜。禽,同“擒”。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
成语意思同“熊经鸟申”。
成语出处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
成语意思同“熊经鸟申”。
成语出处《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