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又叫宅里再暖出一大瓶酒来与脚户吃,做刚做柔的将脚户打发散去。”又第四三回:“那禁子们做刚做柔的的解劝。”
成语意思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
成语意思摘:选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议论锋利
成语出处清·徐麟《长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成语意思征:征兆。征贵:涨价的征兆;征贱:跌价的征兆。指价格波动的征兆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
成语意思躬:自身。责备自身并归罪于自己
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集百僚于大德殿,帝责躬罪己,问以论政得失。”
成语意思见“酌古准今”。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成语意思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成语意思谓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
成语出处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
成语意思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
成语出处《洛阳伽蓝记 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成语意思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成语出处宋 谢尧仁《张于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诸诗人,雕肝琢肺,求工于一言一字间,在于人力固可以无恨,而概之前数公纵横驰骋之才,则又有间矣。”
成语意思疐:同“踬”,颠踬;跋:踏,踩。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两造交哄,势极汹汹,我政府疐后跋前,莫知所适。”
成语意思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
成语出处汉 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 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成语意思专断横行;蛮不讲理(跋扈:霸道;不讲道理)。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成语意思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成语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成语意思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成语出处汉 贾山《至言》:“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后。”
成语意思谓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成语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成语意思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成语出处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成语意思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成语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成语意思同“转日回天”。
成语出处宋·秦观《代参寥与锺山实启》:“扣角负鼎,无羡昔人;转海回天,复闻今日。”
成语意思杀掉鹤;烧了琴。比喻糟蹋美好的东西。焚:烧。
成语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