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成语意思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成语意思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成语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自绛灌至申屠嘉,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
成语意思谓血管膨胀,青脉突起。张,通“胀”。《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杜预注:“气狡愤于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后以指因冲动而举措失宜。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杜预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
成语意思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成语意思招门:招进门。旧时男子家贫,女家无子,招以为婿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刘老头儿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
成语意思扬起眉毛,瞪着眼睛。喻粗犷浅露。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芙蓉道楷禅师》:“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著便,岂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竖拂,东喝西棒,张眉努目,如痫病发相似。”
成语意思形容发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七:“孔二老婆并不上他的当,直眉怒目骂他。”
成语意思亦作“直眉睖眼”。①竖眉瞪眼。②形容眼神发直。
成语出处邓十喆《活矿工和死把头》:“老矿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成语意思见“直眉楞眼”。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那个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们的炮手呵!”
成语意思形容非常狡猾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昭穆: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昭,三、五、七世居右称穆;伦序:伦常次序。泛指家族辈分
成语出处《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成语意思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成语意思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成语意思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成语意思谓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块(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成语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中》:“卖浆贩麦,利辄失时,铸木镂冰,初无成日。”
成语意思攒:紧皱眉头。眉头紧蹙,苦着脸儿。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禁不住邹太爷攒眉苦脸,求他多当两个,才算当了四百五十钱。”
成语意思杀人宰狗。指为非作歹和从事低贱的职业。
成语出处宋·苏洵《权书下·高祖》:“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而从之邪!”
成语意思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成语意思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成语出处《周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