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成语意思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成语出处明·夏完淳《周公论》:“鸮鸣鼠暴,竟为酷祸,所谓犹豫之失也。”
成语意思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地方;丘墟:废墟。宗庙废成废墟。比喻国家衰亡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罔害蟠良》:“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间哭哭啼啼,可惜车驾奔驰,生民涂炭,宗庙丘墟。”
成语意思追求名声和权势。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
成语意思指狡诈的谋划,出人意料的计策
成语出处宋·王懋《野客丛书·韩信之幸》:“有报成安君不用诈谋奇计,而广武君之说不行,信于是欣然大喜。”
成语意思见“志骄意满”。
成语出处《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也先不道,志满气骄,将有长驱深入之势,不可不预之防。”
成语意思犹志得意满。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
成语意思见“逐末舍本”。
成语出处唐·魏徵《嫂叔舅服议》:“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居丧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
成语意思扬起眉毛,瞪着眼睛。指善于作态。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两边作得来,张眉努眼,大惊小怪。”
成语意思夸:夸赞。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成语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国民党人又嚷‘罗邱视线移到东方了,先欧后亚计划改变了’……还要自卖自夸地乐一阵。”
成语意思比喻小户人家。
成语出处《金瓶梅词》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妇那里,窄门窄户,敢招惹这个事!”
成语意思智:智谋,谋略;勇:勇力。形容人文武全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自序》:“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
成语意思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成语出处《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成语意思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成语意思朱门:红漆大门;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比喻富贵人家妇女的住处。也借指富贵人家。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朱门绣刻户,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
成语意思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成语意思犹彰明较著。
成语出处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名目,叫做‘卖疯’,却是背着人在外面暗做的,没有彰明昭著在自己家里做的。”
成语意思故意做样子给人看。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你们两个起先那样爱他,如今走到面前,又这等妆模作样。”
成语意思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纪·景云元年》:“还有一等装模做样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经。未尝不扫地。要知。要知。”
成语意思惊惶不安的样子。
成语出处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张眼的惊惶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