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成语意思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诚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诚:真心。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成语意思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成语意思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成语意思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成语出处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成语意思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风风火火地连叫:‘大队长,大队长!’”
成语意思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成语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成语意思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成语出处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成语意思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成语意思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成语意思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成语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成语意思形容神态失常;神思恍惚。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恼芳心似醉如痴。”
成语意思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
成语出处《旧唐书 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成语意思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成语出处《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成语意思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成语出处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成语意思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成语意思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成语意思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成语出处《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成语意思原指诗歌绘画所蕴含的情感、意境。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
成语出处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