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誉:名誉;望:声望;归:归向。指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卢钦兼掌,誉望所归,元集兹日。”
成语意思仰望屋顶长叹。指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面就近再等下一科的会试,免了一番长途跋涉,不必再为筹措旅费,仰屋兴嗟。”
成语意思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成语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成语意思谓处世态度随和,与人无所抵触。
成语出处《周书·苏亮传》:“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
成语意思谓与世人无所争竞。
成语出处《北史·薛辩传》:“湖少有节操,笃志于学,专精讲习,不干时务,与物无竞,好以德义服人。”
成语意思见“野无遗贤”。
成语出处《魏书·阳尼传》:“举贤良,黜不肖,使野无遗才,朝无素餐。”
成语意思燕婉:像燕子那样温婉和谐。比喻和谐温婉的夫妻之情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秦晋同盟,成两姓绸缪之好;朱陈媲美,缔百年燕婉之欢。”
成语意思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成语出处《晋书 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成语意思意料之外的钱财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且说周老爷凭空得了一千五百块洋钱,也算意外之财,拿了他便一直前往浙江。”
成语意思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成语意思衔:含;规:圆形。指农历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生至户外,不见朱,翘首西望,月衔半规,昏黄中犹认旧径,见南向一第,朱坐门石上。”
成语意思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成语意思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成语出处宋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成语意思微:微小;著:明显;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实质。
成语出处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成语意思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成语出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
成语意思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成语出处《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成语意思见“一往无前”。
成语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成语意思仰:脸向上。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成语出处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后之君子,傥能芟削繁芜,增广阙略,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于覆车之祸。”
成语意思犹言渔人之利。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成语意思撮:容量单位,1升=1000撮。很少的数量
成语出处毛泽东《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一小撮死硬派不要几天就会从宝塔尖上跌下去,一个人民的中国就要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