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成语意思枕:枕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
成语出处《梁书·警帝纪》:“朕以荒幼,所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成语意思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成语意思比喻人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成语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兄妹筹资》:“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
成语意思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成语意思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成语意思衾:被子;影:影子。独自一个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到了衾影独对的时候,真有此情此景。”
成语意思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八角鼓·才郎夜读书》:“发悬梁,锥刺股;如囊萤,雪当烛。必不叫尔自辛苦。到后来,才得这万里鹏程,青云独步。”
成语意思见“青蝇点素”。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司成姜凤阿书》:“昔在词林,宿承休问,中见青蝇点璧,每切不平。”
成语意思同“遣辞措意”。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
成语意思同“曲意逢迎”。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曲意承迎,笑问所来。”
成语意思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成语意思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成语意思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成语意思见“迁乔出谷”。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回目:“符弥轩调虎离山,金秀英迁莺出谷。”
成语意思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成语意思曲意:违心。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奉承讨好别人
成语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有曲意承奉者,未尝喜,不见者,未尝怒也。”
成语意思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成语意思形容人多语杂。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话,你们七言八语,那里还敢理会,实实不曾听得。”
成语意思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成语出处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