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四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大全

  • 斗筲之才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意思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斗筲之辈

    dǒu shāo zhī bèi

    成语意思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顿首再拜

    dùn shǒu zài bài

    成语意思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成语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盗食致饱

    dào shí zhì bǎo

    成语意思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成语意思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动宾式成语近代成语
  • 独竖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成语意思同“独树一帜”。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近代成语
  • 得手应心

    dé shǒu yīng xīn

    成语意思见“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独善一身

    dú shàn yī shēn

    成语意思同“独善其身”。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大事已然

    dà shì yǐ rán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当代成语
  • 遁世遗荣

    dùn shì yí róng

    成语意思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低声哑气

    dī shēng yǎ qì

    成语意思犹言低声下气。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大势已去

    dà shì yǐ qù

    成语意思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登山逾岭

    dēng shān yú lǐng

    成语意思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登山越岭

    dēng shān yuè lǐng

    成语意思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遁身远迹

    dùn shēn yuǎn jì

    成语意思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断事以理

    duàn shì yǐ lǐ

    成语意思断:判断;理:道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大天白日

    dà tiān bái rì

    成语意思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颠头簸脑

    diān tóu bǒ nǎo

    成语意思颠:晃动;簸:摇荡。点头晃脑

    成语出处清·戴珞《滕阴杂记》第二卷:“从今那复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头簸脑,说堂时垂手呵腰。”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遁天倍情

    dùn tiān bèi qíng

    成语意思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登坛拜将

    dēng tán bài jiàng

    成语意思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成语出处唐 杨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