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四处逃亡与逃避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成语意思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语意思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成语意思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成语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成语意思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远。”
成语意思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投俊记·魔见》:“喜时节和风甘雨,怒时节地塌天荒。”
成语意思本人或本单位的直接领导人或部门
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成语意思失意颓丧貌。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成语意思颠:晃动。点头晃脑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饭店中客人,个个颠头耸脑,看他说他,胡猜乱语。”
成语意思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成语意思犹戴天履地。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成语意思从来没有过。
成语出处唐 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阿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
成语意思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成语意思见“得未曾有”。
成语出处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成语意思轮流做主人请客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有时迭为宾主,不过清茶寡饭,不设酒肴,以此为常。”
成语意思见“诞妄不经”。
成语出处《扫迷帚》第九回:“辟辟实实,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诞罔不经之事,付诸一笑,那就不负我今日一番饶舌了。”
成语意思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释道 夷僧行法》:“按骥上此疏时,思任发已逃去不获,乃为诞妄不经之语。”
成语意思表示同意、赞赏。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