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荡析:离散。家人离散,没有定居。
成语出处《尚书 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成语意思犹戴天履地。
成语出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成语意思放心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成语意思同“雕肝琢肾”。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六朝》:“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
成语意思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
成语意思见“妒贤嫉能”。
成语出处《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至林甫,[帝]曰:‘是子妒贤疾能,举无比者。’”
成语意思殚:竭尽;虑:思虑。竭尽心力思考谋划
成语出处《清史稿·耆英传》:“二十六年,京察,以殚心竭虑坐镇海疆。”
成语意思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成语意思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成语意思谓乱加谈论。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成语意思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成语意思见“胆小如鼠”。
成语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成语意思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1回:“操还营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
成语意思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成语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成语意思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成语意思极言胆子小。
成语出处《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胆小如豆,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就是见了一个没辫子的光棍,手里提着一根赶狗棒,也要害怕起来。”
成语意思蹈袭:因袭,沿用。因袭前人,缺乏创新。
成语出处《宋史 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成语意思犹细写细描。谓描写细致。
成语出处黄·远庸《新剧杂论·说脚本》:“第一原则,即剧的经济是也。脚本与小说异。小说不妨纡徐曲折,淡写轻描。如漫游旅客之行长路者,可以三里一驿五里一站。”
成语意思洞:洞察,洞悉;奸:奸伪。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庙议献谄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其奸,斥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