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丹心:赤心;赤忱:真诚的心意。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广大读者爱护支持的文化堡垒》:“劳瘁心力,忍饥耐寒,对于国内外读者竭诚服务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结而成的!”
成语意思犹栋折榱崩。
成语出处宋·陈郁《话腴》:“史舜元《哀王旦》一首云‘……昔闻陕右段忠烈,今见常山颜杲卿,栋朽榱崩人短气,平生况切同年羲。’”
成语意思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成语意思信:诚实;约:盟约,条约。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大道你器,大信不约。”
成语意思谓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心中好生不快活。自思量道:‘皆由我之过,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
成语意思休:停止,罢休。该罢手时就罢手。指适可而止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不如暂行停战,与他议和,若他肯就我范围,何妨得休便休,过了一年是一年,且到将来,再作计较。”
成语意思当行:内行。指内行并且是本来面貌。后亦指精通本行,而且成绩特别突出。亦作“当行出色”。
成语出处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禅道在妙悟,诗道亦然。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成语意思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豁肚子咧!要开膛咧!迟一会还要大卸八块呢!”
成语意思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成语意思殚:竭尽;积:聚;虑:思虑。竭尽心力思考谋划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伦·五福》:“必至殚心积虑者数十年,捐去三纲五常,绝去七情六欲,费其半菽如失金珠,拔其一毛有关痛痒。”
成语意思暗地里向领导反映别人问题
成语出处梁实秋《槐园梦忆》:“这时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长打小报告:‘程季淑不久要结婚了,下半年的聘书最好不要发给她。’”
成语意思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成语出处《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毛传:“踽踽,无所亲也。”
成语意思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成语出处郭沫若《由日本回来了》:“这位女士短小精干,而且说话也似乎颇懂得‘幽默’。”
成语意思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成语意思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成语出处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成语意思形容使人惊异。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成语意思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
成语出处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
成语意思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成语意思形容使人震惊。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成语意思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成语出处《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