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成语出处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成语意思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想,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
成语意思因贪图小利而损失大利。
成语出处汉·焦赣《易林·贲之蒙》:“戴盆望天,不见星辰,顾小失大,福逃墙外。”
成语意思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成语出处汉·蔡邕《隶势》:“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
成语意思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成语意思见“高下在心”。
成语出处《晋书·王敦传》:“进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刘隗)比。”
成语意思甘心:情愿。情愿忍受痛苦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九年》:“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
成语意思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成语意思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成语出处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成语意思比喻极痛心。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成语意思归心:回家的念头。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飞快。形容回家心情十分急切
成语出处宋·陈亮《复陆伯寿书》:“兼又新得罪于人,意况不佳,虽欲陪款语而归心如飞,破雨东渡,但剧怅仰。”
成语意思见“各从其志”。
成语出处《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成语意思奇特、怪异的形体。
成语出处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原书》:“若钟鼎所采,自是春秋、战国时各国书体,故诡形奇制,与《苍颉篇》不同也。”
成语意思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成语出处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成语意思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成语出处《新唐书 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成语意思犹言上下其手。
成语出处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虞侯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参军,以进士、‘九经’及第人充之。”
成语意思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马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
成语意思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两者俱贤,各行其是。”
成语意思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成语意思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成语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