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成语出处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成语意思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
成语意思博大而不寻常。闳:宏大。经:寻常。
成语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成语意思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那客人回嗔作喜,收拾了刀杖。”
成语意思瞋:发怒时瞪大眼睛。由发怒转为高兴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徐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成语意思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成语意思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
成语意思横草:把草踩倒。如同将草踩倒的那样功劳。比喻轻微的功劳。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无横草之功,得到宿卫,食禄五年。”
成语意思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转话头,缓和僵局。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成语意思运筹决策。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成语意思皓:白色的样子;朱:红色。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打扮粉妆玉琢,皓齿朱唇。”
成语意思见“横冲直撞”。
成语出处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成语意思沾:浸湿。汗水沾湿了脊背。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成语意思宏:广博。杰出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鲁迅《韦素园墓记》:“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
成语意思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成语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成语意思迷信认为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成语意思持刀执斧。
成语出处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成语意思形容五色缤纷,艳丽多彩。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库吏奉了多贴,将六十万钱资妆,都搬来旧衙门内,摆设得齐齐整整,花堆锦簇。”
成语意思函:信件;电:电报。指来往信件情报频繁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4回:“请了英、俄、法、德各国出来,竭力调停,口舌焦敝,函电交驰。”
成语意思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