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砻:磨;淬励:淬火磨砺。形容反复磨练,研讨
成语出处宋·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磨砻淬励,证其是黜其非,增益其所未至。”
成语意思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两月余酒食费,一家迷离惝恍,如梦乍回。”
成语意思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
成语意思描:摹写或绘画;鸾:凤凰鸟;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由房》:“作赋吟诗,人人尽说蔡文姬的再生;描鸾刺凤,个个皆称薛夜来的神针。”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成语意思蜜:蜂蜜。表面很友好,暗里却藏着害人之心
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妒律》:“尔乃蜜里藏刀,必欲花间逐蝶,狡亦甚矣,罚岂容轻!”
成语意思谓早晚礼佛参禅。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三折:“我每日家暮礼晨参。你道是暮礼晨参,怎如俺野眠浪宿。”
成语意思仓:粮仓。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形容家中十分富有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成语意思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成语意思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
成语意思公开或暗地里来往。形容关系密切,往来频繁。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0章:“马小辫跟马之悦明来暗往,大伙儿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数目字儿。”
成语意思犹言明察暗访。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八卷:“正不怕明廉暗察,信不让于春秋里季札,治不让颖川黄霸。”
成语意思见“门可罗雀”。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成语意思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成语出处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成语意思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成语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成语意思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成语出处《旧唐书 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成语意思见“模棱两可”。
成语出处《粤东纪事》:“祁宫保模棱两端,怕事之极。”
成语意思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鸣锣开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