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遑:空闲。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此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成语意思同“完璧归赵”。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
成语意思亲:亲近的人;疏:疏远的人。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的人隔开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谮先’也不知道?”
成语意思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成语意思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成语出处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成语意思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成语意思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成语出处《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成语意思遁:逃跑。鸟兽奔逐逃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成语出处宋·苏洵《审势》:“及其后世失德,而诸侯禽奔兽遁,各固其国,以相侵扰。”
成语意思见“强本弱枝”。
成语出处《新唐书·高季辅传》:“强本弱支,自古常事。”
成语意思强干弱枝。
成语出处《梁书·张缵传》:“所以居宗振末,强本弱枝,闻古今之通制,历盛衰而不移。”
成语意思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成语意思犹强干弱枝。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成语意思见“去本就末”。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
成语意思见“弃本逐末”。
成语出处清·恽敬《答邓鹿耕书》:“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修德,止求吉葬。”
成语意思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成语出处《大光明藏经》下卷:“敲冰求火,论功不遂。”
成语意思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成语意思罄:尽,完。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他们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那真是罄笔难书。”
成语意思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
成语意思拳:拳术。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勤学苦练,长期坚持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七回:“果真拳不离手,待我歇息片时再舞。”
成语意思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