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迁延岁月”。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1回:“若不然,徒然虚废钱粮,迁延时日,究竟无益也。”
成语意思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成语出处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成语意思见“岂有此理”。
成语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成语意思说话轻率、放肆。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成语意思验:效果;响:回声。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赵鹿泉前辈有一符,传自明代。曰:‘高行真人精练刚气之所化也。试之,其验如响。’”
成语意思谓反应迅捷,如回声之相应和。语本《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成语出处《子华子·晏子》:“如以匙勘钥也,如以玺印涂也,必以其类,其应如响。”
成语意思同“青蝇点素”。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六引三国·魏·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成语意思晴天的白云,秋天的月亮。比喻人性格爽朗,胸襟高洁
成语出处《宋史·文同传》:“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成语意思见“千言万语”。
成语出处《四游记·太子被戏下武当》:“千语万言劝解太子,如风过耳,不肯回朝。”
成语意思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
成语出处明 董说《西游补》第六回:“忽有一对侍儿跪在面前,请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还不要千依万顺。’”
成语意思犹千言万语。
成语出处《鹖冠子·世兵》:“千言万说,卒赏谓何。”
成语意思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第二出:“论做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早当驰骤。”
成语意思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惭,屋漏不愧。”
成语意思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宫有五洞交扃,九峰回挹千岩万谷,秀聚其中。”
成语意思岂:难道。难道还有别的吗?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成语意思窃玉: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比喻男女私通
成语出处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
成语意思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
成语出处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明珠悬项,穷源推本应根究。”
成语意思喻善攫取的手段。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我这生财妙手,从来会抓,岂仗你犬牙鹰爪,才能做家。”
成语意思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成语意思区宇:天下。国家统一,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元史·伯颜传》:“始干戈之爰及,迄文轨之会同,区宇一清,普天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