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铅:石墨笔。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
成语意思见“怀铅提椠”。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成语意思见“横抢硬夺”。
成语出处郭沫若《羽书集·我们失掉的只是奴隶的镣铐》:“敌人看到我们的觉醒,因而发生了恐慌。假面具剥掉了,露出了它们的狰狞的面孔来横抢武夺。”
成语意思霍然:很快的样子。很快病就好了。
成语出处鲁迅《父亲的病》:“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
成语意思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成语出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成语意思同“豁然大悟”。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豁然顿悟,曰:‘翁不知贾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成语意思形容彻底晓悟。
成语出处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成语意思让:退让,谦让。乐于谦让,不同别人争长短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1回:“如此看来,这几个交易光景,岂非‘好让不争’的一幅行乐图么?”
成语意思犹言涣然冰释。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标理明例,涣若冰消。”
成语意思犹言涣然冰释。
成语出处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珠贯,涣若冰释。”
成语意思焕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多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很快消除
成语出处《清史稿·梅文鼎传》:“复取《授时历草》观之,乃焕然冰释,骀名异而实同,非徒似之而已。”
成语意思犹言涣然冰释。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久即下部血出,并鲜血片,便无痛苦,涣如冰释。”
成语意思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成语意思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成语出处晋 杜预《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成语意思肘腋:比喻切近的地方。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
成语出处《晋书·江统传》:“寇发心腹,害起肘腋。”
成语意思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异:灾异。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条灾异封事》:“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成语意思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处家固然也,即涉世亦何不莫然!”
成语意思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成语出处《左传 隐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成语意思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成语意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