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
成语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成语意思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
成语出处《北史·彭城王勰传》:“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成语意思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姚崇牧荆州,受代日,阖境民泣,抚马首截镫留鞭,以表瞻恋。”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截镫”。
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姚崇牧荆州,受代日,阖境民泣,抚马首截镫留鞭,以表瞻恋。”
成语意思见“局天扣地”。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纂熧礼启》:“局地扣天,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成语意思形容戒慎小心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成语意思指尽其所有
成语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三幕:“黄二官:‘我是尽多尽少还你的。’”
成语意思到处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辽鹤,望人民城郭以怆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成语意思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特别对制造兵器的知识很丰富,可说是经多见广。”
成语意思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成语出处《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成语意思指道义上的往来。
成语出处《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成语意思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
成语出处《周书 斐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成语意思鸮:鸟名,猫头鹰。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成语意思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成语出处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成语意思见“金貂换酒”。
成语出处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成语意思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成语意思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
成语出处《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成语意思形容遍及天地间。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刻意》:“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成语意思犹井蛙。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
成语意思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成语意思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成语出处《左传 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