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成语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成语意思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成语意思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成语出处《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成语意思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成语意思广泛收集采纳。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怗毕》:“裴松之之注《三国》也,刘孝标之注《世说》也,偏记杂谈,旁收博采。”
成语意思广泛搜集采取。
成语出处明·李贽《续焚书·序汇·史阁叙述》:“君知其难,则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务得人而后已。”
成语意思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阴虚度,思欲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成语意思飘:飘逸;游云:流动的云彩。形容书法和人的仪容俊逸潇洒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成语意思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成语出处宋·邓牧《伯牙琴·续补·自陶山游云门》:“奇诡万状,使人飘然欲仙,不知在人间世。”
成语意思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成语出处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成语意思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成语意思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成语意思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成语出处《子华子·晏子问党》:“游士无所植其足,则凭轼结辙而违之。”
成语意思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形容某种东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
成语意思一并被杀。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哭友》:“可怜周戴二兄,不听吾言,果然骈首就戮。”
成语意思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加剑:自杀。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
成语意思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
成语出处梁·锺嵘《诗品》卷上:“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成语意思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成语意思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元·张鸣善《普天乐·赠妓》:“口儿甜,庞儿俏……引的人魄散魂消。”
成语意思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成语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