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成语意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成语意思见“投石超距”。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成语意思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成语意思太山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成语出处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欧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仅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
成语意思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成语出处《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成语意思指人在逃生时慌不择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鲁达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成语意思比喻多余和重复。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拙轩颂》:“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成语意思谓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成语出处《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成语意思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成语出处《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成语意思天道与人事相互之间的关系。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成语意思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瓒誓命沈城,佻身飞镞。”
成语意思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山。”
成语意思见“贪生畏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成语意思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成语意思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
成语意思谓天然形成。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凡登览而惝恍、俯瞰而峭绝,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洛阳独有此园尔。”
成语意思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成语出处《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成语意思谓通诗书,懂礼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