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成语意思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成语意思形容性情柔和。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成语意思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成语意思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成语意思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
成语出处清 唐甄《潜书 两权》:“天下多群盗,衽扱囊括,可次取也。”
成语意思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2回:“这绍闻当不住鸮心鹂舌的话。”
成语意思染须发,镶假牙。以之掩饰衰老。
成语出处宋·陆游《岁晚幽兴》诗:“卜冢治棺轮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
成语意思日日更新,月月显著。形容蓬勃发展。
成语出处明·宋濂《洪武圣政记》序:“臣备位词林,以文字为职业,亲见圣德大业日新月著,于是与僚属谋取其有关政要者,编集成书,列为上下卷。”
成语意思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成语出处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 知县改授》:“使本官读书进学,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职。”
成语意思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成语出处唐·韩愈《石鼓歌》:“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成语意思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形容不断发展。
成语出处宋·朱熹《序》:“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
成语意思省:检查;试:考核。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成语意思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成语意思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成语出处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成语意思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成语意思见“软玉温香”。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夜宿又嫌寒道热,央公子减被添衾,软香温玉,岂无动情之处?”
成语意思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成语意思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成语出处唐·张九龄《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柔远怀来,在卿良算。”
成语意思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成语出处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诛利口》:“岂谓蜀国皇帝,柔远怀迩,居安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