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清 魏源《拟进呈序》:“以金匮石室进呈乙览之书而视同阴谋,深闭固拒。”
成语意思紧紧闭关,坚决抵制。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
成语意思同“事半功倍”。
成语出处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成语意思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成语意思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成语出处唐·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成语意思犹言鼠肝虫臂。谓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仙坛唱和诗》:“生尝畏世谙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鼠臂虮肝更何有,从今一一听天工。”
成语意思束:一捆;帛:丝织品;璧:玉。一捆丝织品,再加上美玉。古代最贵重的礼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
成语意思谓牙齿如紧密排列的贝壳和瓠犀。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成语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妓素兰》套曲:“染一枝春色淡,攒两叶翠痕低,束贝含犀,另一种风流意。”
成语意思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成语出处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成语意思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成语出处宋·释惠洪《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成语意思像高山飞奔,似大海竖起。形容气势浩大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
成语意思包:包容;汇:众水会合。汇聚。比喻包罗万象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皇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山包海汇,各适厥用。”
成语意思快速行走貌。
成语出处周立波《民兵》:“她靸着鞋子,三步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
成语意思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成语意思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成语意思形容浑身病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成语意思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成语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成语意思犹厉兵秣马。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成语意思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成语意思见“身败名裂”。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纵使才大如海,也会令名不终,否则浪得虚名,毕竟才无足取,甚而至于弄得身败名隳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