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成语意思见“枕戈待旦”。
成语出处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成语意思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
成语出处《南齐书·褚渊传》:“结垒新亭,枕戈待敌……锋镝初交,元恶送首。”
成语意思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成语出处《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成语意思甘:情愿,乐意。指自己不求上进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国主义者的凶狠残恶,泯灭天良是一回事,但我们固步自封,自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进取,求发展,也是不能否认的。”
成语意思功:通“工”,事。指很多事业都兴盛起来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玉帝本纪》:“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成语意思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成语意思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这时奉系军阀老巢的攻破,郭部亦操左券,只是指顾间事了。”
成语意思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成语出处《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成语意思寡:少。少数敌不过多数
成语出处明·沈孚《千金记·抬集》:“选下精兵八千,远渡江东,诚恐众寡难敌,为此又行出榜。”
成语意思见“脂膏不润”。
成语出处《金石萃编·隋赵芬碑》:“清白自守,脂膏莫润。”
成语意思《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
成语意思寡:少。少数敌不过多数
成语出处《周书·李贤传》:“彼既同恶相济,理必总萃于我,其势不分,众寡莫敌。”
成语意思《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意思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成语意思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成语出处《新唐书 郭子仪传赞》:“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虽唐命方永,亦有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成语意思自以为劳苦功高。指居功自傲
成语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成语意思智:才智。形容才智极高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为之豪,十人者谓之杰。”
成语意思众:多;寡:少。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晋 桓冲《上言吉挹忠节》:“襄阳失守,边情沮丧,加众寡势殊,以至陷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