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掌上观纹”。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成语意思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可不道状元郎怀中取物,觑富贵掌上观纹。”
成语意思指没有实际本事,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成语出处《新唐书·魏征传》:“俭约朴素,终始弗渝。”
成语意思再次给予生命的人。多指救命恩人;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
成语出处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成语意思各种说法纷乱而混杂。形容有各种各样的议论。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进交趾献奇兽赋表》:“麟,瑞兽也,旷世而不可睹,其于经有名而无形,传记有形,而去圣久远。纵说纷揉,自非圣人,莫能识其真。”
成语意思毛笔的别称
成语出处宋·苏轼《自笑》:“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成语意思固执:坚持不懈。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坚持执行
成语出处上官鼎《阳光三叠》第29章:“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成语意思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答许廷植书》:“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不肯多与。”
成语意思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成语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成语意思比喻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成语意思指不切实际的空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这位钦差年纪又轻,不过上了几个条陈,究竟是个‘纸上空谈’,并未见他办过实事,怎么就好叫他独当一面,去办这个大事呢!”
成语意思比喻暂不介入双方的斗争中,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都是全桂子的本事。”
成语意思座:坐席。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请的客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成语意思指罪恶更为严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
成语意思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骂乙。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成语意思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成语意思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
成语出处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成语意思医:医治。比喻在无可奈何时作最后努力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三卷:“入门见死马,跳梁走往死马头,嘘吸其鼻,顷之,马即能起,奋迅嘶鸣,饮食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