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祝:祝颂,祝祷。贺人长命百岁之辞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三折:“上帝命金母开筵,群仙会集,都要您祝寿延年,供奇进美。”
成语意思葬身:埋葬尸体。尸体被鱼所食。指淹死水中。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成语意思寄:寄托。比喻国家委以重任,寄托很大的希望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寄。”
成语意思非常短暂的一瞬间。转瞬:转眼;一眨眼。
成语出处清 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成语意思吃完一顿饭的时间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成语意思终身:人的一生;恶:丑。终身的丑陋行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孙林父违穆子之戒,故陷终身之恶。”
成语意思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成语出处《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成语意思指救命的恩德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德。”
成语意思许多箭射击的共同靶心(矢:箭;的:靶心)。比喻大家攻击的目标。
成语出处清 谭嗣同《报贝元徽》:“今之原祸始音,必以合肥为众矢之的。”
成语意思柱石: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位历将相,国家柱石臣也。”
成语意思一生的丑恶行为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老菜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骛万世之患,抑固瘘耶。忘其略有弗反耶。惠以欢为骛,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
成语意思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成语出处宋·蔡襄《答赵内翰书》:“足下语论,众所瞻望。”
成语意思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当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
成语意思俎:菜板。菜板上的肉。比喻可以任人宰割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如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成语意思置:放。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励,则人知敬。”
成语意思自胜:战胜自己;强:刚,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德经》第3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成语意思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成语意思瞩目:注视。为大家所注视
成语出处克非《春潮急》:“最近在这块小天地里,虽然又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但到底还没经历过大场面,主持过像今天这样上百人的会议。”
成语意思知生:求生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