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成语出处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成语意思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成语意思泄:泄漏。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拥挤和包围得非常严密。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佛事门中,风行草偃。”
成语意思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成语出处《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成语意思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成语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成语意思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成语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成语意思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成语意思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成语意思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成语意思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成语意思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成语意思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成语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成语意思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成语出处《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成语意思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成语意思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成语出处清 徐瑶《太恨生传》:“女虽支离憔悴,而委婉之态,楚楚动人。”
成语意思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成语意思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成语意思积雪上又添加寒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
成语意思无法估量价格的宝贝。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丽春堂》:“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
成语意思滚圆的瓜熟透了。形容朗读和背诵非常流利纯熟。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