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饵:引诱;钓:诱取;禄:官吏的俸禄。指谋取官位和俸禄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因平素深恶,说这原非圣贤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成语意思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成语出处《尚书 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成语意思稔:成熟;贯盈:穿满了绳索,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成语出处《梁书 侯景传》:“而恶稔贯盈,元凶殒毙,弟洋继逆,续长乱阶。”
成语意思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成语意思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成语意思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成语意思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成语意思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成语意思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成语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成语意思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成语意思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成语意思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成语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成语意思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成语意思女人和海子的话。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成语出处《宋史 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成语意思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成语意思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轻盈柔美的姿态
成语出处曹靖华《小跋》:“一串串盛开的藤花,满吊枝头,迎风摇曳,婀娜妩媚。”
成语意思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成语意思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成语意思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成语意思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