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更进一步。
成语出处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勇猛精进,竿头一步。”
成语意思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成语出处《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成语意思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答衢州徐使君》诗:“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成语意思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成语出处宋·张方平《论国计》:“故货食者,人事之确论,非高谈虚辞之可致也。”
成语意思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成语出处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成语意思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成语出处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成语意思同“狗盗鼠窃”。
成语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也。”
成语意思功:功劳;赏:赏赐。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成语意思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成语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成语意思喻奴才相。
成语出处《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成语意思犹言张牙舞爪。
成语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言下狼复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成语意思指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
成语意思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成语出处《礼记·丧服四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成语意思观望:看风头。指犹豫不定,坐观情势发展,以便见机行事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7章:“由于黎的态度逐步软化,原属国民党的国会议员纷纷南下或者躲在六国饭店里观望风色。”
成语意思见“狗尾续貂”。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成语意思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成语出处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庄子》举宋鈃之言,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成语意思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成语意思见“高文典册”。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成语意思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成语出处宋 汪藻《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成语意思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成语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