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成语意思悔:悔恨,懊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成语出处唐·赵蕤《反经·是非》:“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
成语意思给人以恩惠利益,而自己又耗费不多。亦作“惠而不费”。
成语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史记·吴太伯世家》:“广而不宣,施而不费。”
成语意思施:给予;布:布施。给人以恩德,多行善事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5卷:“夫学道者,第一欲得广行阴德,慈向万物,救人危难,度人苦厄,轻财重道,施恩布德,最为上善。”
成语意思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世代做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又且世代簪缨,家资巨富,日常供奉,拟于王侯。”
成语意思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成语意思舐:舔;犊:小牛仔;私:偏爱。老牛爱抚小牛,用舌舐舔。比喻爱儿女之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州吁之恶,皆逆子所酿成,诸君请从轻典,得无疑我有舐犊之私乎?”
成语意思舐:舔;犊:小牛仔。老牛爱抚小牛,用舌舐舔。比喻爱儿女之情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答衢州陈守》:“子才老矣,舐犊之念切,人谁无子,惟贤史君哀怜子。”
成语意思顺:依顺;吉:吉利;逆:违逆;凶:不幸。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违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灾祸
成语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成语意思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成语出处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成语意思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成语意思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成语意思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
成语意思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成语意思见“室迩人远”。
成语出处汉·徐淑《答夫秦嘉书》:“谁谓宋远,正予望之,室迩人遐,我劳如何。”
成语意思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纪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成语意思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成语意思市:买;市恩:讨好;嫁:转嫁。一面讨好别人,一面把怨恨转嫁给他人
成语出处《宋史·吕大防传》:“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
成语意思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成语出处《宋史 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