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松枝挂剑

    sōng zhī guà jiàn

    成语意思《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挂剑”比喻

    成语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神湛骨寒

    shén zhàn gǔ hán

    成语意思形容危惧。

    成语出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门在山坳间,不甚轩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觉神湛骨寒!”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束在高阁

    shù zài gāo gé

    成语意思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

    成语意思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成语出处《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折足覆餗

    shé zú fù zhào

    成语意思《易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鼎内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掞藻飞声

    shǎn zǎo fēi shēng

    成语意思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成语出处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随踵而至

    suí zhǒng ér zhì

    成语意思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施朱傅粉

    shī zhū fù fěn

    成语意思施:加;朱:朱红;傅:通“敷”,抹。搽粉点胭脂

    成语出处宋·丁用晦《芝田录·贾耽》:“其尼施朱傅粉,冶容艳佚,如倡人之妇,其内吸殷红,下饰亦红,二尼悉然。”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色中饿鬼

    sè zhōng è guǐ

    成语意思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设张举措

    shè zhāng jǔ cuò

    成语意思设:设置;举措:措施。指所采取的主张和措施

    成语出处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因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既谢辞不许,其所设张举措,必本于宽人。”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隋珠荆璧

    suí zhū jīng bì

    成语意思即隋珠和璧。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立神明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隋珠荆璧。”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隋珠和玉

    suí zhū hé yù

    成语意思即隋珠和璧。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二折:“他的质当从表饶本,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黄银。”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声振寰宇

    shēng zhèn huán yǔ

    成语意思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成语出处《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山珍海胥

    shān zhēn hǎi xū

    成语意思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湲堂永日图序》:“山珍海胥,鼎食宫居者,大夫之养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山陬海澨

    shān zōu hǎi shì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山陬海澨

    shān zōu hǎi qín

    成语意思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意思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成语意思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成语意思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山珍海错

    shān zhēn hǎi cuò

    成语意思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成语出处唐 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