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担着风险干事难免会失手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二夫人,你是伴当,你两个有这等勾当,道不的瓦罐不离井口破。”
成语意思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成语意思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成语意思主:主人。物品归于原来拥有它的主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成语意思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体分,煨干就湿母艰辛。”
成语意思万贯:上万贯铜钱。贯:古时穿钱的绳子,既钱穿,也指一串钱,一千文为一串,称一贯。形容家产很多,非常富有。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老爹爹纵有万贯家私,自有嫡子嫡孙,干你野种屁事!”
成语意思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
成语意思形容家产极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牛璘有万贯家财,在赵江梅家作赘。”
成语意思国君重臣。泛指高官贵人
成语出处《晋书·秦秀传》:“王公贵人,复何畏哉!”
成语意思泛指皇亲国戚。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 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成语意思见“五谷丰登”。
成语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成语意思五谷: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各种谷物;稔:庄稼成熟。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成语出处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
成语意思见“无功受禄”。
成语出处《魏略》:“而佞幸之徒,但姑息人主,至无德而荣,无功而禄。”
成语意思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成语出处《管子·戒》:“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成语意思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成语意思伸:伸直。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
成语出处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成语意思禄:俸禄;古代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或不做事情却享受俸禄。现多指没有什么才却白受报酬或奖励。
成语出处《诗经 魏风 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成语意思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成语出处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成语意思文辞浮夸,不切实际。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
成语意思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成语出处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