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成语意思形容心肠肮脏卑劣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样赃心烂肺的,爱管闲事嚼舌头的人,吵嚷到那府里去,背地嚼舌,说咱们这边混帐。”
成语意思犹言重整旗鼓。
成语出处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现下招集人才,团练军马,倘有机会可乘,一定重兴旗鼓。”
成语意思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众星拱明月。”
成语意思杂学:各种各样的学问;旁:广泛。多方面广泛地吸取和积累知识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
成语意思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 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成语意思最后使希望落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
成语意思真正的罪犯。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快快出去查明受害的百姓,赶紧指出真凶实犯,本县立刻就要办人!”
成语意思创造新的,汰除旧的。
成语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都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
成语意思致:集中。心思很专一。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成语出处《清朝野史大观·缪炳泰以画受高宗知遇》:“可见一技之末,非专心一致为之数十年,亦不能发名而成业也。”
成语意思见“钻穴逾墙”。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
成语意思见“钻穴逾墙”。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果报》:“安丘某生通卜筮之术,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钻穴逾隙之行,则卜之。”
成语意思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②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成语出处《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昼想夜梦,神行所遇。”
成语意思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关心备至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如今宝姐姐家去了,连香菱也不能过来,二姐姐又出了门子了,几个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处,弄得这样光景。”
成语意思犹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成语意思止:只,仅;循:顺着,引申为沿袭,依照;资序:论资排辈。指只靠资历
成语出处清·陈忱《续资治通鉴》第五卷:“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序,未必皆才。”
成语意思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成语意思见“肘腋之患”。
成语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
成语意思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四回:“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
成语意思同“遭逢不偶”。
成语出处清·谭嗣同《先仲兄行状》:“遭遇不偶,居恒忽忽,悲歌感慨,以发其堙郁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