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成语出处《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成语意思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论五事》:“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成语意思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成语出处《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成语意思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通报》:“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成语意思犹古往今来。
成语出处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成语意思同“高屋建瓴”。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弹棋谱序》:“观兵棋之式道,上异则博艺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
成语意思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三还在那里叽哩咕噜说:‘是个好些儿的,就去中进士做官给我看,不要在我们家里混闲饭吃。’”
成语意思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成语意思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成语出处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成语意思见“贱敛贵出”。
成语出处《新唐书·郑珣瑜传》:“既至河南,清静惠下,贱敛贵发,以便民。”
成语意思低价卖进,高价卖出。
成语出处唐 韩愈《曹成王碑》:“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贼敛贵出。”
成语意思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
成语意思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成语出处晋 杜预《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成语意思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成语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成语意思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成语出处《晋书 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成语意思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泛指结拜兄弟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成语意思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成语意思高行脱俗、广见博闻之士。
成语出处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经籍会通四》:“又如畸流洽客,领异拔新,时出一编,人所未睹。”
成语意思谓家中极富财产。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侍中殷仲文进曰”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仲文]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金,常若不足。”
成语意思计:计算;劳:功劳;纳:接受;封:封赏。指按功劳大小接受封赏
成语出处《晋书·庾亮传》:“此之厚幸,可谓弘矣,岂复得计劳纳封,受赏司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