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谢不满意,辄肆言詈辱。”
成语意思洗雪冤枉。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大略多守着现成的案,能有几个伸冤理枉的?”
成语意思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成语意思见“烁石流金”。
成语出处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成语意思见“三言两语”。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两句,管教他随顺哥哥便了。”
成语意思谓一年将尽。聿,语助;莫,“暮”的古字。
成语出处《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成语意思鼠、雀:比喻强暴者。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成语出处《诗经 召南 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成语意思同“束缊请火”。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蕴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适可。”
成语意思夏大雨,冬大寒。《书 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后以“暑雨祁寒”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成语出处《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
成语意思见“束缊请火”。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
成语意思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今重荣恃勇轻敌,吐浑假手报仇,皆非国家之利,不可听也。”
成语意思束缊:束一扎乱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比喻求助于人。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成语意思瞪眼晴,竖眉毛。形容装模作样地摆架子。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常记着礼之用和为贵,到那里则要你折腰叉手,休学那苫眼铺眉。”
成语意思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成语出处《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成语意思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成语出处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成语意思形容姿态、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成语出处南唐 李煜《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成语意思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成语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成语意思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成语出处《书言故事·耆老类》:“年老云桑榆暮影。”
成语意思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成语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成语意思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唐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