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成语意思见“神仙中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成语意思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明史·李文祥等传赞》:“抗言极论,窜嫡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
成语意思极短暂的时间内
成语出处《北史·魏世祖太武帝本纪》:“雅长听察,瞬息之间,下无以措其奸隐。”
成语意思犹言束身自修。
成语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成语意思表示新婚之喜。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成语意思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随行逐队。”
成语意思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
成语意思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亦作“搜扬仄陋”。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成语意思比喻多方搜求民间遗才。
成语出处《魏书 段承根传》:“剖蚌求珠,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成语意思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成语意思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成语意思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成语意思夙夜:早晚;懈:懈怠松弛。日夜勤劳,不怠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其读书夙夜不懈,肃奇之。”
成语意思文:文体,辞采。指居丧其间言辞要质朴
成语出处《孝经·丧亲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礼无容,言不文。’”
成语意思亦作“桑荫未移”。语本《战国策 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成语出处语出《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
成语意思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成语意思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成语意思命运不好。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成语意思飞鸟羽毛脱落,养鱼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