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上空与水中碧光一色。形容水中倒影使天水连成一片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成语意思斯须:短暂;报:报答。指微小的报答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
成语意思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成语意思见“使心作幸”。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早起晚眠,吃辛受苦,也不知瞒心昧己,使心用幸,做下了许多冤业。”
成语意思上上下下一条心。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成语意思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成语出处《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成语意思殊:突出。勋:功勋。异:不同。指功勋业绩卓越。亦作“殊勋茂绩”。
成语出处南朝·宋·何尚之《又答问庾炳之事》:“且自非殊勋异绩,亦何足塞今日之尤。”
成语意思用心思,使坏心眼。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
成语意思见“夙兴夜寐”。
成语出处《仪礼·士虞礼》:“曰哀子某哀显相,夙兴夜处不宁。”
成语意思什:形容多;袭:重迭。一层又一层把东西包裹起来。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同“什袭而藏”。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人家竞相传钞,什袭以藏。”
成语意思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成语意思上下:指尊卑、长幼、上级与下级;安:安稳,安定。上面和下面,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晋书·束皙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嫠缨之请,上下相安,率礼从道。”
成语意思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
成语意思省:减少;赋:税。减轻徭役和赋税,施行仁政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汉景帝赞》:“省役薄赋,百姓殷昌。”
成语意思岁月:时间;待:等。指时间流逝,不因人而停留
成语出处晋·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成语意思面对着深渊,脚踩着薄冰。比喻处境危险,心存戒惧。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成语意思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成语出处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成语意思亦作“使心用幸”。用心机。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都为他皓齿明眸,不由我使心作幸。”
成语意思指新婚。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成语意思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 酷吏传 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 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成语出处《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