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 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成语意思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成语意思羞:羞愧。廉:廉耻。指人知道羞愧、廉耻。形容有修养。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玉工伤感》:“小妮子非抛闪,知羞识廉。”
成语意思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成语意思真正的罪犯。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快快出去查明受害的百姓,赶紧指出真凶实犯,本县立刻就要办人!”
成语意思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成语意思指白纸黑字的文字记载。
成语出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丹青》:“斯文千古之不附也,注玄尚白,其功孰与京哉!”
成语意思知:通“智”。聪明才智不济,说话口气却很大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道宗传》:“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知小言大,且为戎首。’……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成语意思犹穷凶极恶。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常州新建侯祠记》:“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成语意思谓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成语出处《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
成语意思直性:性格直爽;狭中:心中狭隘。直性子,小心眼,搁不住事。指没有宽容人的度量
成语出处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
成语意思旋:回旋。左边的御者旋回车马,右边的勇士拔刀刺杀。形容作战时的气势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清人》:“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成语意思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于是宣王招贤下士,疏远嬖佞……齐国大治。”
成语意思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成语出处《晋书·赵王伦传》:“白书青纸为诏,或朝行夕改者数四,百官转易如流矣。”
成语意思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成语出处《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成语意思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成语出处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于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
成语意思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大战邳彤》第一折:“凭着我拽象拖犀胆气雄,更那堪武艺精,怕什么奸贼巨鹿狠邳彤。”元 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二折:“我可也杀人放火偏能惯,拽象拖犀气力高。”
成语意思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身为上将,统领大军,奋武扬威,诛凶讨逆。”
成语意思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请措刑科》:“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请天下。”
成语意思创造新的,汰除旧的。
成语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都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