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成语出处《晋书·庾亮传论》:“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周书·李弼传》:“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英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成语意思朝:早晨。早晨在西,晚上在东。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四贤记·社会》:“朝西暮东,齐、梁、燕、宋,生涯不同。”
成语意思敝:破。早上是新的到晚上就破了。指物件质量差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攀,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新而暮衣敝。”
成语意思忠信:忠诚信实;乐易:和乐,平易。待人诚实、和蔼,平易近人
成语出处《周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
成语意思同“重熙累洽”。
成语出处《旧唐书·音乐志四》:“三光再朗,庶绩其凝。重熙累叶,景命是膺。”
成语意思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宋·陈亮《酌古论·曹公》:“……光辅汉帝,招贤礼士,修明庶政,以宰天下。”
成语意思同“重熙累洽”。
成语出处《旧唐书·礼仪志六》:“国家系本仙宗,业承圣祖,重熙累盛,既锡无疆之休,合享登神,思弘不易之典。”
成语意思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成语意思见“拽巷啰街”。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
成语意思见“拽巷啰街”。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全不想离乡背井,动不动拽巷攞街。”
成语意思同“重熙累洽”。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重刊〈大明集礼〉序》:“明兴百八十余年,高皇帝作之于前,今天子述之于后,弈世载德,重熙累绩,稽古礼文之事,褎然具备矣。”
成语意思形容心肠肮脏卑劣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样赃心烂肺的,爱管闲事嚼舌头的人,吵嚷到那府里去,背地嚼舌,说咱们这边混帐。”
成语意思责:责任,利益。尽义务在众人之前,分享利益在众人之后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穷文》:“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成语意思逐:追逐。指追求新奇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趋异,故喉唇纠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
成语意思钟、磬:古代乐器。比喻事物内部之间存在的联系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喻指能力小者承担重任必出危险。
成语出处《汉书 李寻传》:“屋大柱小,可为寒心。唯陛下亲求贤士。”颜师古注:“言天下事重大,臣之任当得贤能者。”
成语意思犹言椎心泣血。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驱策代表等匍匐来京,作最后之请求,冀当途之觉悟,椎心呕血,谨为我大总统缕陈之。”
成语意思招:招引;纳:接纳;顺:归顺。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
成语意思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成语意思袅:悬头示众,引申为消灭;逆虏:敌人。指立志消灭敌人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