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椎胸顿足”。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每一循省未尝不椎心顿足,仰天长恸也。”
成语意思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成语意思窒:塞;蹈:踩;瑕:瑕疵。塞入缝隙,踩住缺处。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或乘对方的间隙进行活动,乘机谋取自己利益或对付他人
成语出处西汉·扬雄《解嘲》:“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拙也。”
成语意思“姓名”的尊称。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回:“但不知令舅尊姓大名,目今为梁朝什么官职?”
成语意思朱:红色。形容楼阁漆红饰绿,建筑豪华富丽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裔志异·绛妃》:“埋香瘗玉,残妆卸而翻飞;朱榭雕阑,杂佩纷其零落。”
成语意思净洁身心,清除杂念。
成语出处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方斋心涤虑,以俟陛下反复诘难,庶几竭尽愚衷。”
成语意思敬慎而保持警惕。
成语出处《逸周书·道法》:“甄心动惧日顷。”
成语意思可:合宜。彼此了解,情投意合
成语出处元·王晔《折桂令·问黄肇》曲:“怕不你身上知心可腹,争知他根前似水如鱼。”
成语意思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成语出处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蕃其有。”
成语意思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成语意思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成语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成语意思谓大声呼叫,惊动街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我恰行出衙门,那妮子舞旋旋,摩拳擦掌,叫吖吖拽巷啰街。”
成语意思自新:自己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比喻十分难受
成语出处关庚寅《“不称心”的姐夫》:“妈妈急得抓心挠肝,想去看看吧,工作脱不开。”
成语意思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成语意思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成语意思馐:滋味好的食物,馔:饭食。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亦作“珍羞美味”。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五回:“吃惯了珍馐美馔凤髓龙肝,回头再吃这些家常饭,冯保觉得真是特殊的享受。”
成语意思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骂尸虫文》:“谮下谩上,恒其心术,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成语意思珍贵的食物。珍重而鲜美的食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席上珍羞百味,笙歌两行,自不必说。”
成语意思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