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室内图书多。
成语出处《新唐书 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
成语意思同“遮天蔽日”。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高继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日,若骤雨飞蝗。”
成语意思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
成语意思彰:明显、显著。指记载往事不使埋没,好据以考察未来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成语意思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余录其《浪淘沙》云:‘春到凤城中,游运方通,闲来指点过桥东。记得当时心醉处,蛛网尘封。’”
成语意思挂着的蜘蛛网,堆积的灰尘。形容生活窘困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成语出处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成语意思拥有崇高的名望。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台省互改》:“唯顾泾阳宪臣以铨郎救辛总宪外谪,后再入吏部,最为创见,然重望高名,终不得志而去。”
成语意思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
成语意思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成语出处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成语意思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成语意思达:懂得。有才学,懂礼仪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便饶你性命。”
成语意思指华贵的装璜或装饰。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烛影摇红,帘幕瑞烟浮动,画堂中珠围翠拥。”
成语意思珍珠、翡翠团团围绕。形容豪华、富贵或女子服饰华丽。也形容美女侍从众多。
成语出处元 金好问《书贻第三女珍》:“珠围翠绕三花树,李白桃红一捻春。”
成语意思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成语意思见“转弯抹角”。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成语意思犹言龇牙咧嘴。凶残貌。
成语出处《新唐书·酷吏传序》:“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
成语意思见“转弯抹角”。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成语意思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隋书·经籍志》:“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成语意思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成语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