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成语意思指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鱼米之地”。
成语出处唐 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成语意思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成语出处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成语意思指人世间极美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曹靖华《凭吊“新处女”》:“山外云山天外天,人间天堂——共产主义乐园呵,到明天一定要实现!”
成语意思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成语意思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成语意思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成语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成语意思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成语意思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成语意思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成语意思望:远看;即:接近。望得见却不能接近。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
成语出处元 萨都刺《偕杨善卿等游法云寺》:“凤台锦袍人,可望不可即。”
成语意思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成语出处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成语意思百:一切;禁忌:忌讳。无论什么都不忌讳。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正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无禁忌。”
成语意思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成语意思小户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
成语出处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成语意思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成语出处元·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成语意思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成语意思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成语意思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旧时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成语意思嫣然:美好的样子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的样子。也作“嫣然而笑”。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舍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