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成语意思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成语意思愧:惭愧。问问自己;认为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
成语意思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成语出处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成语意思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
成语出处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发展的里程碑。”
成语意思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成语出处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成语意思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成语意思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成语意思遥遥:远远;很远。远远地走在人家的前面。
成语出处罗来勇《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
成语意思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成语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成语意思孤独无依的样子。
成语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成语意思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成语出处唐 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成语意思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成语意思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
成语意思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成语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革命战士,是党的儿女。”
成语意思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
成语意思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成语意思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成语意思不能抵抗并拒绝
成语出处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成语意思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成语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