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原指仙境。亦用以形容帝王高深华美的宫殿。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广陵月》第三出:“神霄绛阙,丽日五云浮,开绮讌,待宸游,云和一曲倚箜篌。”
成语意思销:通“消”,消失。不公开露面与说话。指隐藏形迹
成语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其舒也济世成务,其卷也声销迹灭。”
成语意思见“所向披靡”。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贾复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
成语意思处心积虑;用尽心思。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贼臣迁都》:“魏唐之祚,竟为高朱所倾。凶盗设心积虑,由来一揆也。”
成语意思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
成语出处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海宿,不择处所。”
成语意思旧时谓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成语意思私:秘密;谐:和合。指男女间非明媒正娶而发生关系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古来才子佳人,往往私谐欢好,后来夫荣妻贵,反成美谈。”
成语意思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成语意思殊:特殊。形容形状稀奇古怪,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唐·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
成语意思殊:特殊;诡:怪异。形容器物等形状特殊,稀奇古怪
成语出处汉·班固《两都赋》:“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成语意思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模拟》:“至王劭《齐志》,述高季式破敌于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
成语意思殊:特出;勋:功劳;茂:美盛;绩:功绩。卓越的功勋业绩
成语出处《魏书·裴叔业传》:“殊勋茂绩,职尔之由,崇名厚秩,非卿孰赏?”
成语意思黎明即起。形容勤奋。
成语出处《魏书·高祖纪》:“朕永鉴四方,求民不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成语意思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饥寒;石心木肠,誓不忘于忠义。”
成语意思见“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成语意思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成语意思形容异常恐惧。
成语出处《四游记·萧后吕客谈兵》:“仗臣平生所学,排上南天七十二阵,宋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将碎心裂胆,无计所出矣。”
成语意思敬奉神佛的一种仪式
成语出处《晋书·佛图澄传》:“王度疏断,汉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
成语意思鉥:长针,刺;刳:剖挖。刺伤心肺,剖挖形体。指呕心沥血
成语出处元·虞集《送薛玄卿序》:“世之言功利者,挈挈然以自鉥心刳形。”
成语意思头向下,屁股翘起。跪拜磕头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走官阶下,首下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