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成语出处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成语意思见“随乡入乡”。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邯郸记·望幸》:“则怕珍羞不齐,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
成语意思见“视民如伤”。
成语出处《北史·魏纪·孝文帝纪论》:“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制物,亦无得而称之。”
成语意思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隐形,不闻其语,厥咎安在?”
成语意思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成语意思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成语意思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成语出处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成语意思绳:继承,继续;启:开创,引出。继承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成语出处宋·岳飞《题许虎侯像》:“至德显忠,绳先启后。”
成语意思神气悠闲安静。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成语意思殊:特异。形状很特异奇妙。
成语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与夫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
成语意思见“遂心如意”。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
成语意思身世显赫,声名远扬。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推就红丝》:“兄弟,所喜者志得意满,身显名扬;所悲者家园荡废,恐瑟凄凉。”
成语意思见“身先士卒”。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
成语意思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成语出处《国语 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之于郊。”
成语意思言行发自内心,真诚。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成语意思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
成语出处唐·李嘉佑《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诗:“一官万里向丰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成语意思绍:继续,接续;休:美;绪:前人未完成的功业。指继承前人的美好事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
成语意思邪:不正派。比喻没有主见,不正派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枉了他那眼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成语意思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成语意思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致忠心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