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成语意思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 督抚 海忠介被纠》:“真所谓谭天微中,可以解纷矣。”
成语意思谓贪财的欲望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成语意思犹言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成语意思玩:玩赏。探寻异处,玩赏奇迹。指游览奇山异水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含辉洞述》:“公之来思,探异玩奇,拨野憩林,而民悦之。”
成语意思善于空谈而治理政务的能力很差。
成语出处《晋书·山涛王戎等传赞》:“浚冲居鼎,谈优务劣。”
成语意思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成语出处《梁书 沈约传》:“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成语意思靦颜:脸上表现惭愧;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的人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成语出处《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成语意思渊:深潭。深探九重之渊,索求千金之珠。比喻反复推敲文词,务求中肯得宜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9卷:“恐非发石取玉,探渊索珠之谓也。”
成语意思同“探赜索隐”。
成语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
成语意思拖:垂下。汉代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比喻官位显赫
成语出处《续古文苑·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昔年慷慨,拖紫垂青。”
成语意思①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谓草创之时。
成语出处《周易·屯》:“天造草昧。”
成语意思见“餔糟歠醨”。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成语意思投:扔。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成语出处宋·陈亮《寄何茂恭文》:“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安得取而投之豺虎!”
成语意思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成语意思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成语意思图谋不轨。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郑众传》:“及宪兄弟图作不轨,众遂首谋诛之,以功迁大长秋。”
成语意思嗒焉:沮丧的样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成语意思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颜氏,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成语意思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成语出处《左传 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