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成语出处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成语意思指人的身材矮小。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成语意思犹言尾大不掉。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成语意思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成语出处《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成语意思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成语出处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成语意思指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李纨正要劝解,丫头来说,太太来了。袭人等此时无地可容,宝玉等赶忙出来迎接。”
成语意思比喻无事生非,故意找岔子。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在城棍徒无风起浪,无洞掘蟹,亏得当时立地就认了,这些人还道放了空箭,未肯住手,致有今日之告。”
成语意思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谓德高不可言状。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成语意思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成语意思时:时机。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成语出处《梁书·陈伯之传》:“三仓无米,东境饥流,此万代一时也,机不可失。”
成语意思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成语意思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成语意思谓未能通达,只差一点。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未达一间耳。”
成语意思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成语出处《史记 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成语意思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牧羊关]板筑的商傅说,钓鱼儿姜吕望,这两个梦善感动历代君王,这梦先应先知,臣则是误打误撞。”
成语意思指高官厚禄。
成语出处明·宋濂《永思堂记》:“如羊之跪乳,鸟之反哺,其乐将矢谁,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
成语意思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成语意思①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上》:“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大无小,藏愿推奉。”
成语意思丧:失。指没有得也没有失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无得无丧,天长地久。”
成语意思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成语出处《诗经 陈风 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