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成语意思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成语出处《尚书 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成语意思书写工具不离左右。意谓不停地写作。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做书人左铅右椠,舌敝唇焦。”
成语意思狱:讼事。政治清明,刑狱简省
成语出处《清史稿·黎士弘传》:“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
成语意思比喻大家齐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好。擎:往上托举。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现在我们大家替他打算,众擎易举,已有个成数了,不日便可奉请开复。”
成语意思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成语意思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成语意思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成语出处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
成语意思腔:腔调;势:姿态。装出一种腔调,摆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成语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5回:“况他又倚着天子宠眷,公卿出身,见你我寒士,未必不装腔做势。”
成语意思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成语出处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成语意思事:待奉。选择好人,侍奉终身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其实,采秋乘此机会,要择人而事,不理旧业。”
成语意思见“指日可待”。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成语意思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又何尝有什么丑处!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目。”
成语意思指对待人的态度好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成语意思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雍容华贵的妆饰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棋游》:“纷纭,绣幕雕轩,珠绕翠围,争妍夺俊。”
成语意思同“诸如此类”。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二六:“诸若此类,注所未及,讵可以非注所有,而谓为异说乎?”
成语意思争荣誉炫耀自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
成语意思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九山王》:“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加翁为护国大将军。高卧山巢,公然自负,以为黄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成语意思指被人们所称道、传颂
成语出处清·汪琬《答王进士书》:“相距几千百年,犹昭灼在人口耳。”
成语意思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