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成语出处明·王錂《春芜记》:“分茅胙土,赖周天子宠缓;右佛左萦,凭项庄王余烈。”
成语意思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成语意思比喻利用一切机会投机钻营。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那边渔阳伯与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时候,正这边庄稚燕替章凤孙钻天打洞的当儿。”
成语意思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稼:种田。以纸为良田,以墨为稼穑。指勤于著述
成语出处宋·谢维薪《合璧事类》:“蔡洪赴洛,人问吴中旧业,曰:‘纸为锄耒,墨为稼穑,义理为丰年。’”
成语意思同“遮天盖地”。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风起处遮天迷地,火来时烟飞焰裹。”
成语意思形容信口乱骂。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金员外偶然察听了些风声,便去咒天骂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个不耐烦方休。”
成语意思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
成语意思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纲纪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伏惟陛下,革命开基。造天立极,方且弘宜帝典。”
成语意思瞻:视,望;阙:古代宫殿外的高建筑物;天、阙:借指帝王。仰望、依恋帝王,形容臣下留恋朝廷
成语出处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五出:“臣无任瞻天恋阙,激切屏营之至。”
成语意思与大自然斗争,同落后的风俗习惯抗衡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比喻碰壁,行不通。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9卷:“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二三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磕脑。”
成语意思展:拓展;开:开拓;疆:边疆。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谁不曾忘生舍死,谁不曾展土开疆!”
成语意思以雉头狐腋做成的裘衣。形容穿着讲究,生活奢侈。
成语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成语意思指顶天立地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若尽得这道理,方成个人,方可以柱天踏地,方不负此生。”
成语意思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成语意思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成语出处《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成语意思震:震动;铄:照亮。震动和照亮大地。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
成语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7节:“吾敢信卷土重来之机会,震天铄地之奇观,其决不远也。”
成语意思指着天说到地。形容无所不谈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6回:“那媒人指天说地,叫屈称冤。”
成语意思形容神通广大,很有办法。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