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胶:用胶粘住;柱:瑟上调音用的短木;鼓:弹奏;瑟:一种古乐器。用胶把柱粘住;再去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成语意思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成语意思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成语意思见“急管繁弦”。
成语出处宋·翁卷《白纻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
成语意思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成语意思矜:夸耀。夸耀智能和才能。
成语出处宋 陆九渊《与包显道书》:“此理苟明,则矜智负能之人,皆将失其窟宅。”
成语意思见“蹇蹇匪躬”。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匪斋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勖子乎?”
成语意思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成语出处何刚德《客座偶谈》第四卷:“如有盈余,积铢累寸,今年买半亩,明年买半亩。”
成语意思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成语出处唐·韦庄《乞彩笺歌》:“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成语意思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成语意思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成语意思掎摭:指摘;利病:利害,好坏。形容品评优劣好坏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呵文章,掎摭利病。”
成语意思竭:尽。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
成语意思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成语意思踵:脚后跟;武:足迹。脚后跟接脚后跟,足迹挨足迹。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士大夫登朝著与其居于乡者,继踵接武。”
成语意思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成语出处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成语意思指断绝子孙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等他绝子绝孙之后,他祖宗的香烟都要断了,还充那一门孝子?”
成语意思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余》:“或则戟指嚼舌,喷血而亡。”
成语意思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成语意思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成语出处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重畸轻之弊。”